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进行访谈: 从右至左为分别马乐,林辈轲,莱因哈特•郎曼教授,哈拉尔德•雅奎斯教授
莱因哈特•朗曼教授和哈拉尔德•雅奎斯教授是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HSD)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领域的资深教授。莱因哈特•朗曼教授的研究和教学重点主要在于可应用互联网技术、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领域。他致力于研究多种交互系统,例如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和过程信息科学。此外,他还是杜塞尔多夫自动化综合能力实验中心的领头人。另一方面,哈拉尔德•雅奎斯教授主要的研究和教学领域是测绘技术、控制技术和调节技术。多年来他一直是负责研发学习模块、评审和教学质量管理的系主任。我们与二位教授探讨了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特别之处、工业4.0以及数字化教学方面的话题。
尊敬的莱因哈特•朗曼教授和哈拉尔德•雅奎斯教授,非常感谢二位抽出宝贵的时间与我们进行交流。首先,请二位简短介绍一下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
哈拉尔德•雅奎斯教授: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HSD)拥有的专业非常宽泛。所以我们可以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工作。我们这里在设计领域有建筑学专业和设计专业,在技术领域有电子技术专业、机械制造专业及媒介技术专业,此外在社会学领域我们有社会科学专业、文化科学专业和经济学专业等等。我们始终努力尝试在教学和研发领域建立起各种跨学科的项目。因此,除了纯粹的技术专业能力之外,我们也会更多地将社会和经济学方面的因素考虑纳入进来。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我们的 ZIES,也就是创新型能源系统中心,它是经由建筑学、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和经济学专业共同通力 合作建立并运营的。那里可以满足学生们对于不同专业的兴趣。这就是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一 个强项,因为它能涵盖的专业领域非常的广阔和多元。
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科与其他普通大学有何区别?
哈拉尔德•雅奎斯教授:首先,有一些特定的研究议题可以把应用技术大学和普通大学区分开来。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是一所非常实践导向型的学校,也就是说我们总是把理论化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以及最新的工业技术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获得定期的参加学术考察拜访的机会,学生们可以在现场了解技术是如何在工业企业中得到应用的。另外还有必修的实践学期和实践项目。此外,大约70%的本科以及硕士毕业论文项目都要直接在工业企业中完成。这意味着,当学生们在做这些项目的时候,他们就必定会接触到具体的客户询问以及其他类似的实际工作。与普通大学不同的是,在应用技术大学中,学生可以直接学习并考取职业资格。而对与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来说,一条重要的就职前提是,他们必须至少在实践领域工作过五年才有资格进行教学。教师们在学业完成之后离开大学或者应用技术大学,然后在工业领域工作,最后再回到高校。相对而言,夸张一点说,普通大学的教授们是有可能从没有接触过真实的(工业)生活的。
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访谈:哈拉尔德•雅奎斯教授
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有没有与其他高校或企业的国际合作?您有过怎样的经历?
莱因哈特•朗曼教授:我们这里国际合作项目的数量是很高的。目前我们同全世界大约总计120 所大学和高校有着合作关系。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这些合作也是分散到不同的地方去。当然,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学生的交流,其次确保是实践学期和实践项目的运行。对于国际管理这种专业学科的学生,这种交换是强制性的。此外当然也有许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说,这种合作对应用技术大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有这样的合作,我们才能促成研究,或者才能提供实践学期。
哈拉尔德•雅奎斯教授:也许请允许我补充一 下,在获取实验室设备更新、获取实验室研发以及欧盟项目及其他活动人事的支持方面,有其他一些非常有帮助的机构,比如EduNet世界协会。EduNet是教育网络的英文缩写,而莱因哈特•朗曼教授恰好是该协会的会长。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一百所高校,以及包括很多企业,都是协会的成员。对于不同仪器的使用经验、培训内容和培训目的的交流是这个平台的主要服务。
莱因哈特•朗曼教授: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其他的例子值得一提。特别是我们的杜塞尔多夫自动化综合技术中心与许多东欧国家有相关的专业技术合作。我们与墨西哥、泰国也有紧密的联系。此外, 我们与中国的许多大学有着多年的合作。
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访谈:莱因哈特•郎曼教授
您对工业4.0这个话题有何看法?您觉得这方面对于教育领域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莱因哈特•朗曼教授:对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来说,关于这个概念的看法是差异化的,这与不同的专业和个人的理解是相关的。有些人非常清楚工业4.0到底应该是什么,其他也有人了解的比较少。我来自自动化技术这一专业领域,也包含有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领域。对我来说工业4.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个人认为,我们必须要提高信息技术在所有教学活动中的分量。作为一名信息化技术博士,我可以很轻松的这样看待这个问题。但对于某个其他学科的人来说,可能就比较难以认同这样的看法了。但是只有我们非常宽泛地把所有工业领域考虑进来,我们才能在各自的领域找到工业 4.0的意义。对于我们自动化技术专业来说这是非常具体的。它带给了我们新的、需要研究的题目: 比如新的人机交互系统,这涉及到数字世界、数字映射、带有增强现实的用户接口以及其他类似的事物,包括器械的触屏操作等。对于自动化技术领域非常重要的是新出现的服务导向化理念。自动化技术人员以前知道功能开发却不熟悉服务。比如未来特定服务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进行租用。对于这些需 要传达的新理念,我们必须要融入到培训当中去。
哈拉尔德•雅奎斯教授:这里我们又要提到一 种跨学科的方法,我们也许可以和经济学家们合作推出新的运营模式。自动化技术人员拥有硬件,也知道如何使用。如果不久的将来可以从云端进行下载的话,那么就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当企业向我们出售包含软件升级的操作方式,而我们说“我 们不需要,我们在云端有”的时候,支付方式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些都是非常新的运营模式。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打印机。以前打印机是非常贵的。但是现在简直就像不要钱一样,就是因为现在做的是墨盒的生意。市场学会了用消耗品来赚钱,而不是机器本身。这些是非常颠覆性的改变。不了解这些 新的运营模式的人必将失败。
您认为这种情况下对总体政策有什么要求?工业本身应当做出何种改变?
莱因哈特•朗曼教授:这自然是很难的。政策应当首先创造框架性的条件。我们当然也会讨论,到底什么是框架性条件。对我来说,德国目前缺少 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标准。对于教育领域,目前这种基于联邦州的区域性划分,在我眼中是一个缺点。 从工业方面我希望能够体验到,在未来,工业4.0对我们,对从教者来说,到底会有什么样的要求。我觉得目前相关的讨论太少了。我们常听说,某个行业缺少专业的工作人员,但是这些人员到底需要会哪些东西?哪些技能是必要的?我们可以想当然, 但是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并明晰工业行业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
哈拉尔德•雅奎斯教授:这里包括:更好的设备、更宽的网络构架、云端越来越大的存储量等等,这些都是仅仅是科技方面的事情。我们总会忘记,这些事情也都有它们社会和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已经有人开始依赖这些技术去生活 了。我们必须用某种形式来跟上这种转型的过程。网上有一种调查问卷,比如我在问卷中填写我是一 名电气工程师。然后该问卷就会计算出,我的工作在将来60%是可以通过技术来完成的。那么我们就要问了,为什么这个专业的新生越来越少了。同时VDE协会(电工电子、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协会)宣称,未来十年我们将需要十万毕业生。这个情况就必须从社会学方面考虑。比如我们用自动驾驶举例,这是一个很棒的事情。但是去问问周围的朋友和邻居,并没有人愿意去买这样一辆汽车。当不再需要碰方向盘,不再是事情的掌控者,没有人愿意这样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的社会科学家和经济学家要忙着研究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这里要再次强调跨学科的重要性。我们技术人员可以研发需要研发的技术。但是这种研发过程是需要群策群力的。
通过数字化媒体对锅炉进行云端操控
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中数字化媒体扮演者 何种角色?
莱因哈特•朗曼教授:就这个问题,我想探讨一些比较基础性的东西。我们当然可以引入数字化媒介,目前这有很多种可供选择。比如有远程实验室、有电子学习产品,有网络培训课堂。但是我需要有老师和服务人员的帮助,才能熟悉并使用这些产品。对我来说,这才是最大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产品或者服务被应用得比较少。我们必须从中学到高校就开始培养这些师资力量,让他们学会使用这些产品。如果仅仅是提供没有人知道怎么使用的电子学习产品,是没有意义的。现在就是这样的,如果有人让学生们使用问答App、网页端训练系统或者远程实验室,这些我们高校都有,学生们会回答,“好的,我需要为考试做些什么?”然后为了通过考试,学生们会学习他们需要考试的部分。如果我不把电子学习产品加入到课程中,或者不告诉他们需要使用远程实验室得出某个结果或者去使用这个电子学习系统,那么就会出问题。
哈拉尔德•雅奎斯教授:从我的角度看我还认为这是代沟的问题。现在要用到的技术对于一些上年纪的教师来说是很新的东西,但是学生们是伴随着这些技术一起长大的。如果学生们在某些方面比老师懂得多,对于一些人来说也许是很尴尬的情况,但是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学生需要教会老师一些东西或者安排一个相关题目,这当然是对教学的另外一种理解。但是这就会出现一些核心问题,我们指的是涉及到社会学方面的一些问题。可能有些讲师因为担心会失去自己的权威性,这就会导致他们有时候会拒绝使用一些新的技术或者设备。我认为这在中国也应该是一个问题。那里有许多非常棒的设备展览室和学习工厂,以及梦幻般的设备,但是基本没人敢用,因为人们怕把设备用坏。
莱因哈特•朗曼教授:而学习工厂就是应该学习的地方。人们应该站在设备旁,试着去操作,去尝试,去用设备制作一些东西出来。
哈拉尔德•雅奎斯教授:人们应当允许出现坏损,这样人才能学到东西!
目前为止关于在教学中引入数字化媒体您有什么体验?
莱因哈特•朗曼教授:对我来说教育领域的结论是:如果没有教师特别专门要求的话,很少会有人应用数字化教学媒体。在我不提醒的情况下,学生们会使用的是平板电脑。他们把讲座的稿件放在平板电脑上,然后加入笔记。另外许多人都在用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一个学习网站,可以在网站上交换文件或者下载信息。一般对电子学习系统、通过社交网络或者远程实验室进行研究等都需要教师们进行额外要求,自发性的使用是很难见到的。
哈拉尔德•雅奎斯教授:对于所有这些电子学习系统,我们都在讨论模拟,就算我看到的是个真实的机器,但是我终归还是坐在一块屏幕前进行操作。需要真实触碰的体验越来越少见了。但是触碰 操作是不可替代的!上周驾校教练协会宣布,越来越多的驾校学生在理论考试和路考中失败了。现在的驾校学生与以前相比需要上的课时平均多了一 倍。对此的一种解释是,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难正确的判断自己的周边环境,因为他们总是使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在奥格斯堡有一种红绿灯被安置在地面上,因为许多行人走路时总是低着头盯着手机,容易造成事故。结果现在发现,这些放在地上的红绿灯他们也看不到。他们的视线聚焦在一 处,从而缺少对周围环境的体察。我认为,电子学习应当得到大范围的使用。但我们需要的是多样化学习,也就是电子学习和传统教学结合的形式。
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访谈:云端可控技术设备
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访谈:FAB21实验室